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扣问所获悉,该所王汉中团队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协同,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开展的高纬度特短生养期油菜育种获得冲破,见效培育出“北亚油1号”等高纬度特短生养期高产高油春油菜新品种。
据大师先容,北纬45度以北的亚洲地区,包括我国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部分区域,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非常丰富,可用于发展短生养期春油菜出产,是一个亟待成立的“北亚油谷”。
可是,北亚地区严苛的当然条目——无霜期不及100天且有用积温偏低、现存品种生养期过长对环境合乎性严重不及,以至北亚地区油料产业发展靠近瓶颈。
为冲破北亚地区油料产业发展的本领瓶颈,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趋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额尔古纳市政府共建“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依托年创制10万份双单倍体系的雄壮生物育种本领平台,创始了“生物本领+生态育种”育种表面和本领体系,始创了高纬度寒地油料作物育种新阵势,见效培育出5个全生养期仅需100天的高纬度特短生养期高产高油春油菜新品种。
其中,“北亚油1号”在有关示范区表面测产亩产达到284.75公斤,较当田主栽品种平均单产培植93%,该品种5月6日播撒,7月中旬终花,8月中旬即可得益,况兼具备优异的耐寒性。
更多热门速报、巨擘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作家:古一平